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泉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龙泉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2021-2025年)

  龙泉市科技局

  二〇二一年九月

  目录

  一、基础与形势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形势与机遇 6

  (三)存在问题 7

  二、目标与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10

  (三)主要目标 11

  三、打造浙西南科创基地,争创浙西南科创高地 12

  (一)双链交融提升,建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台 12

  (二)聚焦科创服务能级发力点,建好检验检测平台 14

  (三)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大市校合作平台 14

  (四)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建实工匠培育平台 15

  (五)汇聚高端创新资源,建优创新创业平台 16

  四、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 17

  (一)实施领军企业上市零突破工程 17

  (二)实施科技创新“三清零”工程 17

  (三)实施科技企业提质倍增工程 18

  五、倾力实施创新成果集聚行动 19

  (一)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19

  (二)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9

  (三)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20

  六、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蓄水池 20

  (一)强化精准引才,推动高端创新人才集聚 21

  (二)完善柔性引才,促进科创人才团队合作 21

  (三)立足本土技能人才,培育新时代工匠 21

  七、全力打造高能级产业体系 22

  (一)以科技创新赋能三大产业 22

  (二)以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升级 24

  (三)以科技攻关助力农林发展 24

  (四)以科技服务业发展带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5

  八、有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26

  (一)打造数字化科技智治体系 26

  (二)完善创新驱动制度供给 26

  (三)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27

  九、聚力开展高效能科技惠民 27

  (一)科技特派员助力农民增收 27

  (二)科技兴卫取得新突破 28

  (三)智慧龙泉城市建设 28

  (四)加强防震减灾监测与科普 28

  附件1 “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主要指标目标完成情况 31

  附件2 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指标 33

  附件3 科技企业培育清单 34

  附件4 各类研发机构培育清单 42

  附件5 重点攻关的主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46

  龙泉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龙泉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平台载体更加丰富,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市校合作创新成果丰硕,科技中介服务水平提升,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交流合作广泛深入,全市“双创”环境更优,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科技创新指数为125.7,居全省第39位,比2016年提升32位,排名首次跻身全省第二档次;2020年被列为全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县(市、区)。

  1.创新平台建设有序推进。龙泉全面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十三五”期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龙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若干意见》《龙泉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运行方案》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施细则。浙江省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全省首批创建名单,并完成创建任务。五年来,累计投入3.9亿元,整合浙江龙泉汽车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浙江龙泉青瓷刀剑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成立汽车空调产业研究院和青瓷刀剑产业研究院,逐渐建成全方位展现产业发展和科创成果的展示中心、一站式科技服务的办事大厅、集成各类服务功能的综合创新平台。汽车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检测中心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得CNAS资质的汽车空调专业第三方检测检验机构,为省内外企业提供汽车空调产品研发检测、标准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5万余次,为龙泉本地企业减免和减少重复投入3000余万元。在2019年4月召开的全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省主要领导对龙泉综合体的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森林经济创新服务综合体和青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丽水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

  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龙泉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健全完善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科技型企业培育取得了较大突破,在此基础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也成效显著。企业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十三五”期间,龙泉累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截至2020年,龙泉共有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其中省级重点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3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7%,排在全省24位。

  3.市校合作创新成果丰硕。坚持“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的发展战略,与浙江大学开展全面合作,积极谋划“一院一园一基金一政策”,先后实施了“15582”工程、“13550”计划,浙江大学成为龙泉绿色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与国内外科研院校(所)的联姻合作,先后与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创建了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中国计量大学龙泉科创中心、浙江农林大学龙泉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龙泉创新中心4个市校共建创新载体,浙江农林大学与龙泉市林业局合作建立研究生实训基地,中国青瓷学院陶瓷材料研发基地落户龙泉。截至2020年,累计合作高校院所94家、专家教授383位,组织实施市校合作项目539项,项目投入资金约2.96亿元。

  4.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龙泉市积极推进科技大市场试点建设,加快引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及培育多元科技中介网络,打造了一站式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引领科技服务业务代理规范化发展,为龙泉市主导产业集群提供覆盖技术研发、产品智造、品牌推广全产业链的一站式创新服务。进一步深化网上技术市场工作,推进“互联网+科技成果”,利用网上技术市场发布技术难题,发布技术成果信息,签订技术合同。龙泉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显著增强,有效支撑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十三五”期间,申报专利196项,研究开发省级新产品183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总额2.39亿元,顺利完成了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工作验收,成功列入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2020年,龙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62件,均居丽水各县(市、区)第三。累计两个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制定“浙江制造”标准6项,汽车空调冷凝器、蒸发器2项行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